顺义区舞蹈家协会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 去碑营舞蹈《凤秧歌》研讨会

admin    2015-07-24 12:58   

        4月27日,顺义区舞蹈家协会和顺义区赵全营镇政府在顺义板桥小学举办了北京市民间表演艺术系列之非物质文化遗产去碑营舞蹈《凤秧歌》研讨会。顺义区文联副主席、舞蹈家协会主席王玉玺,顺义区文联副主席吕顺河、顺义区赵全营镇副镇长果颖、顺义区赵全营镇宣传部长吕建超、顺义区去碑营村书记龚九生、《凤秧歌》传承基地顺义区板桥小学校长李海霞以及北京舞蹈家协会理事杨华、中国乡土艺术协会办公室主任吴新华,去碑营村《凤秧歌》传承人龚福玉、龚玉海、龚权友和板桥小学教师杜晓明、陈清峰、王薇、张晟熙等专家、学者、领导20多人参加了研讨会。顺义区板桥小学德育主任尹明主持了这次研讨会。

image001 (3)
研讨会现场

        研究《凤秧歌》三十多年的顺义区文联副主席、舞蹈家协会主席王玉玺就去碑营村舞蹈《凤秧歌》的历史沿革、现今状况、如何传承、再创辉煌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研讨。去碑营村的《凤秧歌》源于“大秧歌”,也叫“地出溜儿小会儿”。早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非常活跃,抗日战争时期大受摧残。新中国成立后,在老艺人孔繁功(1895年~1962年)的保护下,又得到恢复,曾到周边地区表演。1957年参加了华北地区民间舞蹈调演,荣获“百花奖”和绣有“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锦旗。1988年《凤秧歌》被编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北京卷)》,1991年《凤秧歌》在北京市第二届农民艺术节上荣获三等奖,1992年百人《凤秧歌》在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参加北京市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50周年大型文艺演出并荣获北京市民间花会大赛优胜奖。作为北京市唯一的民间舞蹈表现形式,如今已经列入顺义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研讨会气氛热烈,发言踊跃。王玉玺还演示了珍藏多年的《凤秧歌》历史照片和视频。吕建超部长代表赵全营镇政府表示要多方面给予支持。李海霞校长表示,一定要在学校将《凤秧歌》传承下去,让孩子们了解传统文化,将《凤秧歌》编入校本课程,并组建一支学生表演队,更好地让《凤秧歌》早日“走出去”。

image001 (4)
研讨会后《凤秧歌》老艺人同部分与会专家合影

 

(顺义区文联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