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舞蹈学院举办“首届中国舞蹈创作讲坛”

admin    2018-11-29 18:11   

首届中国舞蹈创作讲坛合影


2018年11月16日到18日,由北京舞蹈学院主办,该校学术委员会承办的“首届中国舞蹈创作讲坛”在舞蹈剧场举行了开幕式和专家演讲等系列活动。中国文联荣誉委员、中国舞蹈家协会名誉主席赵汝蘅,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副理事长冯双白,中国文联舞蹈艺术中心副主任张萍;北京舞蹈学院校长郭磊、北京舞蹈学院副校长邓佑玲、王伟、许锐,以及北京舞蹈学院学术委员会和部分中层干部,共同出席了本次讲坛的开幕式和后续系列活动。北京舞蹈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高度主持本届讲坛,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冯双白和北京舞蹈学院校长郭磊在开幕式上致辞,北京舞蹈学院邓佑玲副校长和许锐副校长分别对17日和18日的讲坛进行分场综述。约600人参加了本次讲坛的系列活动,他们是来自全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等地的舞协、歌舞团和艺术院校的舞蹈界人士,以及北京舞蹈学院的师生。


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副理事长冯双白致辞


北京舞蹈学院举办“首届中国舞蹈创作讲坛”,旨在号召中国舞蹈界共同努力,面对国家的文化建设、社会的多元进程、人民的审美期望所赋予的责任,去主动回应,并反思过往和现状,对于舞蹈艺术应有的审美价值、社会价值、人文价值、思想价值进行深入思辨。

中国舞蹈家协会冯双白主席在致辞中提到:在今天的环境之下,北京舞蹈学院再主持这样的一个独特的论坛,我认为非常有价值,我认为它可以对现在的创作问题做一个梳理和思考,这个是和教学实践,和教学实践当中最先进的、最前卫的思想相碰撞、相结合。


北京舞蹈学院校长郭磊致辞


北京舞蹈学院郭磊校长在致辞中提到:这次讲坛不但是面对中国舞蹈创作的,而且对于北京舞蹈学院来说,它也关注创作和育人的紧密结合。学校在教会学生技术、技法、知识的同时,也要教会学生关注生活、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以人民为中心,创作出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艺术作品。


“首届中国舞蹈创作讲坛”邀请了舞蹈教育家、舞蹈学学者吕艺生,舞蹈学学者于平,舞蹈编导家王玫,舞蹈学学者张萍,国家一级编导佟睿睿,国家一级编导道尔吉,舞蹈编导家张云峰,国家一级编导崔玉珠,舞蹈编导家张继钢,舞蹈编导家肖苏华,国家一级编导库来西·热介甫,国家一级编导高成明,国家一级编导马琳,舞蹈编导家万素等11位国内最高水平的编导家和3位舞蹈学学者依次上台发言,他们从不同的视角分析了中国舞蹈创作的各个层面。在创作实践方面,王玫以《仰望星空脚踏实地——舞蹈编创研究中的物理事实》为题,佟睿睿以《中国舞创作结构与语言的探索》为题,张云峰以《真实的语言才会有感人的力量——从当下国内创作现象谈舞剧语言的真实性》为题,崔玉珠以《我的舞蹈创作思想与实践》为题,张继钢以《创意的胜利》为题,马琳以《不断求索 不断精进》为题,库来西·热介甫以《如何创作新时代中国特色和民族特色的舞蹈作品》为题,结合自身实践,从舞蹈创作的动作生成方法、结构和语言、语言的真实性、创作灵感与创作技法、形式创意等多个角度分享了宝贵经验和个人研究成果。在舞蹈创作的理论形态研究中,于平以《“表意优先”是现实题材舞蹈创作的绿色通道》为题,以十月份“荷花奖”当代舞、现代舞的比赛为分析对象,畅谈了他对于现实主义题材“表意优先”的多形态理论研究内容;张萍以《反思当代舞蹈创作的叙事维度》为题,明确提出当前中国舞蹈创作中关于舞蹈叙事系统的严重欠缺,提出了相应的形式对策。在对现实的反思方面,吕艺生以《抄袭模仿:舞蹈创作的大忌》为题,道吉尔以《生活的启示》为题,肖苏华以《中国舞剧的困惑与出路》为题,分别从创作的抄袭模仿、少数民族地区舞蹈创作的现实、中国舞剧创作等角度切入,阐述了当前舞蹈创作在风格、教学、比赛、管理体制等方面的种种问题。在创作者个体意识和文化底蕴方面,万素以《试解舞蹈编创“三关”化“三观”》为题,认为无论是创作还是教学,其背后是哲理、文化、人文关怀、艺术本体之道,而不仅仅是编导技术;高成明以《规限中突围》为题,认为树立个人意识和信念,是从事创作的基础,由此进一步提升个人修为才能在规限中产生创作的独特性。


讲坛进行的过程中,舞台上,专家们的演讲满溢激情和睿智,舞台下,观众们秩序井然,座无虚席。从17日下午开始,组织方就陆续得到了热情反馈。演讲专家说,这次学术活动给人印象深刻,这个讲坛在北京舞蹈学院60多年办学过程中是首次,它具有历史性的意义和价值,而且对创作思考而言,确实需要这样的平台去进行开放式的探讨,去真正起到引领理论思考和促进实践的作用。观众说,这个讲坛体现出了北京舞蹈学院的权威性和学术性,发言专家的实践积累和理论思考都很精深,发言角度各异,观点清晰,信息量充实,不但现场很烧脑,而且还需要回去后再复习理解,才能解决自己“消化不良”的问题,希望以后还能有这样务实的学习交流机会。


本届讲坛还设置了中国民族民间舞、当代舞蹈和中国古典舞等三台作品专场,其中既包括了经典意义的再现,也容纳了实验意义的表达。这些作品为舞蹈创作提供了思考的实践基础,并与讲坛的专家发言形成呼应。


为期一天半的讲坛和三台作品专场,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活动时间短暂,无法言尽中国舞蹈创作的历史经验和现存问题,中国舞蹈创作面对一个史无前例的时代,很多问题没有现成的答案。面对舞蹈创作和创作人才的培养,北京舞蹈学院一如既往地在探索和思考。今后,北京舞蹈学院也将继续携手舞界同仁,心怀理想,砥砺前行,继续探寻中国舞蹈创作当下和未来的道路。

来稿:北京舞蹈学院学术委员会办公室 毛毳  图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