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28日上午,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334会议室里人头攒动,呈现出一片欢喜激动之景,由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主办,茅慧研究员主持,北京舞蹈学院刘建教授主讲的学术讲座“中国舞蹈的身体母语何在?”在此举办。由于中国艺术研究院在艺术界享有极高声誉且刘建教授丰富的舞蹈理论研究成果早已受到舞蹈界人们的普遍赞誉,因此本次讲座可谓是人满为患,来自各地、各大院校的老师与学生抱着或学习、或交流、或切磋的想法来到了现场,共同探讨关于中国舞蹈身体母语的问题。
此次讲座如题所示共有三大关键词“中国”、“舞蹈”和“身体母语”,刘建教授通过针对这三大关键词的简明分析和深入讲解,借助图片、视频、表格等方式以独特的视角渐进地说明了中国舞蹈发展到现在尚未解决的几大问题,并在分析后推解出相对可行的解决方案。
1 关于“中国”
三大关键词中居于首位的便是“中国”,讲座的最初发心是探讨中国舞蹈发展的问题,因此势必要把中国舞蹈放置到世界的大范畴中,刘建教授以近期国际上很受瞩目的几大事件为开场,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开始了讲座。对于中国舞蹈的发展与普及,刘建教授选择通过与俄罗斯舞蹈现状的比较进行分析,在俄罗斯的艺术管理中有一项来自总统办公室的基金,直接拨款资助俄国两大舞团,其一是艾夫曼芭蕾舞团,另一个是俄罗斯小白桦民间舞蹈团,由此可见俄罗斯对其舞蹈发展之重视,而这背后实质上是对文化的重视。这两大舞团鲜明的代表了俄罗斯文化艺术的两个不同方向,艾夫曼芭蕾舞团可以说是俄罗斯的现当代舞蹈艺术走向国际的一张“王牌”,代表着俄罗斯现当代芭蕾艺术的最高水平;而小白桦民间舞蹈团则沿袭着传统,继承并发扬着俄罗斯民间舞的最高水准,简言概之,来到俄罗斯看这两大舞团便可以了解俄罗斯舞蹈的特色及传统文化。在此基础上进行反思,在众多舞蹈界同仁的共同努力下,舞蹈终于进入了普及教育的行列,在欢欣之余我们更应深思,当舞蹈同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一样拥有了相同的课程时长时,我们应该拿怎样的舞蹈去教育祖国的下一代。是古典舞、芭蕾舞、现代舞还是民间舞、亦或是板上钉钉的舞蹈考级教材?这些未曾讨论的问题给我们提了一个醒,在大步向前的同时要记得回头观望,不能忘记最初出发的目的。
2 关于“舞蹈”
关于“舞蹈”,刘建教授同样用对比的方式提出自己的质疑。首先是外国舞蹈与中国舞蹈在风格的代表性上所体现出的差异,用两张图片对比柬埔寨供游客欣赏的舞蹈与中国歌剧舞剧院作品《荷风》,相比之下前者具有明显的特征,而中国的舞者则仅体现出具有深厚的舞蹈基础和表演能力。不论柬埔寨的舞者表演的场地如何变换,室内、室外、舞台之上、舞台之下,其舞蹈所具备的原有风格性特征是不变的。而相比之下中国舞者无论在服装和动作造型方面或许都更加唯美,但服装、造型、场地改变之后,不变的是什么?中国舞蹈的母语何在?这个问题的提出,直指主题。其次,刘建教授指出中国舞蹈本身在舞种定性上的不足,当今虽然舞剧丛生,中国舞剧、大型舞剧、原创舞剧比比皆是,但是敢称名为中国古典舞剧的却只有孙颖老师的《铜雀伎》,因为这是完全以古籍为基础力图贴近当时的舞蹈语汇和审美风格编创的作品。此外,对于古典舞与民间舞相对应也存在问题,例如孙颖老师所编创的《挽扇仕女》所表现的是晚清宫廷女子挽扇行进时的状态,被列入在古典舞当中,若是如此,表现蒙族宫廷的《盛装舞》为何被确定无疑的列入了民族民间舞而非古典当中呢?因此,刘建教授特别指出若不谨慎处理“中国民族民间舞”与“中国古典舞”很容易成为反逻辑的称谓,在对于舞种的定性方面势必要更加谨小慎微。
3 关于“身体母语”
在对“身体母语”这一关键词的解读与分析中刘建教授巧妙地运用了大量语言学知识,以中国孔雀舞的发展演变历程来阐明他的观点。最初由毛相表演的《双人孔雀舞》带有类似重现原始神话的意味,表现雌雄孔雀的嬉戏,具备自然的美感,此时的孔雀舞男女共同表演,由民间艺人发展成为舞者。之后的《孔雀舞者》是由男舞者带孔雀甲型表演的孔雀架子舞,由上座部佛教中的佛经故事编创而来,与宗教相联系且具有形而上的意味。再后来的《雀之恋》虽然极大的加强了视觉上的冲击,但在民间舞身体语言上却有着历史的倒退,丢弃了上座部佛教的精神内涵,而回到了当初的男女恋爱双人舞。最后的《碧波孔雀》则完全颠覆了孔雀舞作为民间舞的意义,舞蹈语汇也混乱复杂,全然不需费力在其中寻找舞蹈中的身体母语,更何况该作品的创作动机已经偏离了舞蹈艺术应有的创作规律。
刘建教授用鲜明的例子不断地摆出事实,直言不讳,如一语惊醒梦中人,说明身体语言在民族文化传统中的重要性,以及文化传统对建立中国舞蹈母语体系重要作用,并以自问自答的方式提出现在相对混乱的中国舞蹈的创作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要找回自己的身体母语找到舞蹈的母体、建立中国的舞蹈体系必须不断探索,归根于传统文化,在历朝历代中寻源。大家对于本场讲座的反响十分热烈,这是一个好的开始,只有在舞蹈人们共同的努力下才更可能踏破历史的足迹,构建更加牢固的中国舞蹈体系。(石曼晴 付 瑶)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