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15日,第七届中国舞蹈节“9·15”系列活动在京举行。此次活动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办,首钢园、中国文联舞蹈艺术中心、中国舞蹈家协会街舞委员会共同承办,汇集了广东、福建、海南、河南、山西、青海、辽宁、吉林、黑龙江、贵州、四川、山东、湖北、重庆、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石油等来自17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以及行业舞蹈家协会共同协办,本次活动还得到了中国国际标准舞总会的支持。
中国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陈建文,中国文联荣誉委员、中国舞协名誉主席白淑湘,中国舞蹈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兼秘书长罗斌,中国文联网络文艺传播中心主任谢力,中国艺术报社总编辑康伟,北京舞蹈学院院长郭磊,首钢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梁捷,第七届中国舞蹈节“9.15”系列活动顾问吉成章,中国舞蹈家协会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夏小虎,中国舞蹈家协会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柳斌,中国文联国内联络部副主任杨发航,中国文联国际部副主任张锡海,中国文联文艺志愿服务中心副主任邵志军,中国音乐家协会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王建国,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范宗钗,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副巡视员王亚春,中共山西省朔州市委副书记操学诚,中国舞蹈家协会原副秘书长、中国国标舞总会副秘书长李淑芬,北京首钢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郭宏,中央电视台体育节目中心制片人、著名编导辛少英,北京市文联办公室副主任、北京舞蹈家协会负责人陈杨萍,国家体育总局机关网球协会秘书长姚爱萍等领导出席开幕式。其中,梁捷代表首钢集团致欢迎辞,罗斌代表中国舞蹈家协会致辞,白淑湘宣布舞蹈节开幕。
中国舞蹈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兼秘书长罗斌致辞
中国文联荣誉委员、中国舞协名誉主席白淑湘宣布舞蹈节开幕
中国舞蹈节是由中宣部批准,中国文联、中国舞协主办的常设性大型舞蹈艺术交流活动,自2002年至今已经成功举办六届,目的是为了积极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国舞蹈事业繁荣发展,促进中外舞蹈艺术交流。就在今年5月,中国舞协在京举办的第七届中国舞蹈节“5·15”系列活动便已经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反响不俗。其中,形式多样的群众性舞蹈作品深入人心,为后续活动奠定了广泛的基础。2018年9月15日,在中国文联领导的支持与指导下,由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李屹担任总顾问、中国文联主席团委员、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冯双白担任顾问、中国舞蹈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兼秘书长罗斌担任总策划的第七届中国舞蹈节“9·15”系列活动在首钢园成功举办。本次活动还由吉成章、夏小虎、柳斌、张萍、郭宏等人共同策划,充分利用近百年首钢工业园的地缘优势将舞蹈艺术与钢厂环境相结合,最终打造出充满创意与实验性的艺术作品。罗斌书记在谈及策划此次以环境舞蹈为主题的舞蹈节的初衷时说到:“环境舞蹈的创作对于中国舞蹈界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我们开启全新的工作平台目的是为了从各种角度来探索环境舞蹈在表述上的可能性,以及追求艺术表达的深刻性。虽然舞蹈的样式和体裁可以被开发,但是探索之路到底怎样走?走到什么程度?这是我们做这个平台所需要考量的。”的确,中国舞蹈的发展不仅需要优秀的艺术家,同样也需要平台和机遇。或许,在此次舞蹈节中,场地的置换可以激发艺术家的想象力,激活舞蹈创作的多重可能。
本次活动的舞蹈作品共分为3个部分:环境舞蹈、百姓健康舞、街舞精品节目。其中,环境舞蹈作为此次舞蹈节的一大亮点令人耳目一新、印象深刻。环境舞蹈作品包括《国际标准舞》《环境即兴》《俑2》《半影》《撞》《街舞青春》共6部。它们虽同为以环境舞蹈为主题的创意性舞蹈作品,但无论从内涵抑或是形式来看,这些作品均各有特质。
《国际标准舞》
国际标准舞也是大家熟知的“国标舞”,主要分为分为摩登舞和拉丁舞两种,本次登场的是摩登舞中的华尔兹和拉丁舞中的伦巴。
《环境即兴》
《环境即兴》以舞者身体作为载体与环境、装置相结合,通过舞者的演绎,将剧场内程式化的舞蹈艺术重新回归生活的本源。
《俑2》
《俑2》是以汉代舞俑为原始形态,在历史意识下对“过去的”和“已逝的”进行想象性激活,最终在首钢园区这样一个开放式的环境中呈现汉代舞俑的意象群。
《半影》
《半影》是以抽象的“影子”为舞蹈主题,通过舞者如魅影般的空间移动,表达了深邃的内涵。
《撞》
《撞》融合朝鲜族传统“手巾舞”与现代理念,运用“玄琴”和“杖鼓”进行现场伴奏,在多元素碰撞之下形成人们对肢体语言的多元文化解读。
街舞
《街舞青春》根据舞种的发展年,按照时间的脉络向观众展示街舞音乐、舞种的发展和变迁。
除了环境舞蹈外,中国舞协还根据观众多样性的审美需求与创作的多元化取向在活动中加入了老少咸宜的百姓健康舞和酷炫十足的街舞精品节目。
《银铃声声》《苗山花开》《妞牛扭》《仰陶》《边疆晚霞别样红》《心中的花儿唱红了天》《莫尼山》《一路芬芳》《稻香情》《军歌声声,越来越好》《鱼水情,金风吹来的时候》《太湖美,洗衣歌》《丰收的喜悦》来自不同地区的13部舞蹈作品气氛活泼、喜闻乐见,充分反映了新时代下人民群众对舞蹈艺术的审美态度和选择取向。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B-bolide火流星3分钟》《板沙联盟》《贝卡小忍者》《西部舞狂》《热情的沙漠》《爵士教材展示》《街舞教材展示》《Struggle》《打铜》《竹林傣风》《这就是breaking》《街舞小子》《Hiphop Showcase》13部街舞作品则青春活力、动感十足。舞者们快速流动的舞步伴以节奏强劲的电音舞曲,在工业气息浓厚的钢厂内显得十分耀眼夺目。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担任本场活动的总导演夏小虎针对“怎样将舞蹈更好地融入环境”这一问题阐述了自己的看法:“环境是开放的、具有包容性的,每一个进入环境的人感受必定截然不同,所呈现出的状态也有不同。我们希望表演者和编创者先进入环境去体验和感受,感受固体环境、人文环境、自然环境之后再进行创作。”
对于舞蹈编导而言,此次活动的场地设定在某种程度上既给他们带来了无限的灵感,同时无形之中也为舞蹈创作增加了难度。舞蹈作品《俑2》的编导、北京舞蹈学院青年教师田湉在接受采访时说到:“我们根据此次环境舞蹈的场地对舞蹈作品进行了调整,例如在作品中加入环境即兴,以及通过整合舞段来重新架构舞蹈作品等。虽然自然环境不同于剧场环境,由于我们更加关注的是舞者与环境的融入,而非观众在剧场观演的效果,因此我认为舞蹈编导应该最大限度地利用周围环境来创造变化。”舞蹈作品《撞》的编导、北京舞蹈学院民族民间舞系教师池咚咚认为:“演出场地从剧场置换至室外的首钢园区,一方面我们是受到了环境的限制,因为《撞》是为剧场而设计的。但是,换一个角度来看,当舞者从观众身边走入表演区时,观众可以近距离欣赏舞蹈,这也意味着观众与舞蹈的距离被拉近了。”
第七届中国舞蹈节“9·15”系列活动的成功举办离不开中国舞蹈家协会各部室以及中国文联舞蹈艺术中心同志们的默契配合,细致安排。本次系列活动还在中国舞蹈家协会视频平台、光明网等进行了网络直播,据统计截止到发稿日直播观看人数达到84万人,这也是将舞蹈融入新媒体的一种传播形式,让舞蹈在有限的空间中无限传播。
在第七届中国舞蹈节“9·15”系列活动的开幕现场,罗斌书记还当场宣布“群众舞蹈工作委员会”从即日起正式成立。这标志着中国舞协在新时代的社会背景下,秉承着“艺术为民”的发展方向,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努力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内容,以身作则,凝聚八方力量,在攀登舞蹈高峰之路上勇敢前行,永不止步。
文 / 牛萌